图为动画电影《深海》剧照(局部)。制图:沈亦伶
核心阅读
(资料图片)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水墨焕发出崭新魅力,以契合当代审美追求、展现当代精神风貌的方式活在当代、用在当代
三维数字技术助力当代水墨动画制作,艺术家们正以新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充实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积淀
水墨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转化创造,水墨风之所以能成为时尚,说到底是因为中华视觉形象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中华美学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水墨,作为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视觉形象,气韵生动,包蕴万千,营造出让人心驰神往的中华美学意境。如今,从当代水墨画创作到水墨风设计,再到水墨动画、水墨舞台,水墨在融汇时代审美、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转化创造、推陈出新。梳理水墨的当代变迁,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为中国水墨注入时代内涵和创新活力。
水墨设计自觉对接当代审美旨趣
近现代以来,在水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对传统水墨如何传承创新、中华审美意蕴如何进行现代表达的思考。20世纪上半叶,徐悲鸿借鉴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创造出能够描绘现实生活的写实性中国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吴冠中用水墨演绎当代艺术,使中国水墨更加融入世界艺坛。今天,以水墨表现乡村变迁、摹写城市生活的当代题材创作层出不穷,创作技法上也有许多创新探索。
笔墨当随时代,关键是要坚守艺术特性,对接当代审美旨趣。以水墨艺术创造创新最为活跃的水墨设计为例,用当代设计语言传达水墨精神成为许多设计师的自觉追求。水墨艺术讲求空间、气韵和境界的虚实相生,讲求线条的流动变化、墨色的干湿浓淡和精神境界的宁静高远,其以形写神、气象万千的特性,和当代审美旨趣相契合。尤其是水墨“计白当黑”“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等美学追求,与设计界对简约风格的推崇不谋而合,受到设计师们青睐。
在当下的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水墨元素和水墨技法的设计作品占有相当比重。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志愿者标志、环境标志等设计,借助水墨传达出既充满活力又沉稳厚重的美学意味。电影《黄金时代》的海报设计中,女主人公萧红坚定地站在大面积的泼墨中,形成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形象,展现了人物的淡然与纯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志愿者制服设计,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特色的雪山图景融合,通过具有水墨韵味的笔触、浓淡不同的线条和远近高低的层次,将中华传统美学的独特视觉形象呈现在服装之上。
水墨在当代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呼应着设计领域借鉴传统美学与技艺,融入当下时尚语言的文化自觉。水墨元素与书法、建筑、园林、中国传统色等元素相呼应,艺术设计与非遗技艺、国潮文创、文化消费相碰撞。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水墨焕发出崭新魅力,以契合当代审美追求、展现当代精神风貌的方式活在当代、用在当代。
水墨动画生动彰显中国风格
绘画中的水墨,静态的形象内蕴着精神的力量,让人浮想联翩;动画中的水墨,则将这种力量释放出来,将水墨的灵动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学派的标志性成果。自1960年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以来,《牧笛》《鹿铃》《山水情》等一系列水墨动画相继问世,赢得国际动画界的关注与赞誉。
一直以来,水墨动画根植于传统水墨画,着重写意和抒情,在营造戏剧化的矛盾冲突、表现精巧细致的形象与运动方面,存在不足。三维数字技术的出现,助力当代水墨动画制作,使得一批水墨动画新作涌现出来。相较以往,它们的故事性有所增强,形象刻画更加立体、细腻、鲜活,动作更加丰富、多样、流畅,动静搭配也更为和谐自然。水墨动画艺术家们正以新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充实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积淀。
动画短片《桃花源记》以陶渊明名篇为底本,把山川、河流、树木的水墨风格和人物的皮影风格两相结合,新颖别致。动画短片《二胡》则让水墨风格和真人影像虚实相映,辅以舒缓唯美的配乐,感动人心。动画短片《秋实》采用8K显示技术,讲述一只蝈蝈历经曲折、寻找食物的故事,通过水墨形式生动呈现微观世界之美。
三维计算机动画具有写实具象的特点,水墨画的精髓又在于留白写意,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进行最佳结合?动画电影《深海》的创作团队对此展开探索。为模拟水墨的色彩流动,创作者前后进行了大量实验;为还原水墨画的飘逸与颗粒感,团队开创了“粒子水墨”即以无数粒子堆积成为水墨的全新三维动画形式。影片中“劈海”这一镜头,粒子特效多达100余层,粒子数量高达几十亿。这种探索赋予中国水墨新的表现力与生命力。作品一改大众对深海的“幽暗”认知,以融合上百种色彩的水墨画将大海表现为“打翻的颜料缸”,呈现出新奇壮丽的大海景象,给观众以视觉享受。
数字水墨活力再造艺术新境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在“冰雪五环”表演环节中,一个以水墨动画呈现的“冰立方”惊艳了世界。创作团队采用三维水墨动画、裸眼全息水墨动画等方法,将毛笔手绘的经验和效果运用到数字水墨的笔刷绘制中,以运动的水墨人形再现历届冬奥会比赛项目,活力动感、醒目震撼,助托冰雪五环破冰而出。这些水墨人形,不仅向全世界展现着体育的生命动感与拼搏精神,也折射出中华文化积淀深厚、自信向未来的精神气象。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创意音舞诗画作品《忆江南》采用扩展现实、全息扫描、计算机动画等前沿技术手段,再现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山水世界。水墨风的数字舞美将林峦烟波表现得生气淋漓,人物表演都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进行,实现了人在画中游,虚实相生、恍然难辨。2023年春晚上的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又将飘逸灵动的舞蹈和泼溅四射的水墨相互配合,演绎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等中国传统色,缤纷绚烂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在数字化的舞台展演中,经常可以看到水墨的身影。数字技术放大水墨的动态特质和浸染效果,让水墨的气象万千、变化莫测有了更具冲击力的视觉呈现。水墨不再局限在纸上,而是被赋予现场感,仿佛泼溅和晕染到现实中,成为三维立体的存在,将人们包围起来,使人们沉浸其中。虚实相生的水墨艺术在数字时代得到进一步赋能,从而可以在世界舞台更好展现中华文化、展现中华美学。
水墨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转化创造,水墨风之所以能成为时尚,说到底是因为中华视觉形象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中华美学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炼文化标识,擦亮文化符号,不妨从古往今来的水墨变迁中汲取营养,继续为中国水墨注入时代气韵,积极探索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方法,以更多创意更多技艺推动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卢文超)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6日20版)
标签:
仓储物流“成渝圈”如何乘势而上?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被惠及的显...
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个铜簋的盖、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纹饰...
“医保砍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
因迷恋山间风景,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随后与同伴失联。12月的稻城...
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迟疑间...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电影《亲爱的》里面没有的结局,在我眼前“上映” 12月6日,在深圳市...
冥想?泡脚?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
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终身教育”潜力无限 【现实挑战】“新老年”群体愿意在培养兴...
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通过人像比对、DNA确认找...
北京天文馆、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
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 血管里的“垃圾”分类 赶快学起来!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
抖音“窗花剪剪”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窗花剪剪”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著作权...
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
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1...
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记者 李洋)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自然...